2020年安徽自考《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2020年安徽自考《心理学》模拟试题
解析题
1、试析“欲速则不达”的心理现象。
此命题揭示了动机对解决问题的影响(2分)。动机是一种驱使人进行活动,从而满足需要、达到目标的内部动力(1分)。如果遇到问题,没有解决问题的动机,当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1分);但是解决问题的动机过强,处于高度紧张焦虑状态,也影响问题解决(2分)。
答:指情绪情感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情绪情感、动机水平与难易程度的形式会对工作效率产生影响。(3分)情绪情感对工作效率具有两面性,一般来说,积极情绪会提高工作效率,消极情绪则降低工作效率;但消极情绪绪并不一定都降低工作效率,比如适度焦虑也会提高工作效率。(2分)越想达到目的越急躁,产生情绪变化,则可能会降低工作效率,即所谓欲速则不达。(1分)12、借酒消愁愁更愁。
此命题反映了应激的行为反应(2分)。某些人在心理冲突或应激情况下会以习惯性的饮酒、吸烟或服用某些药物来转换自己对应激的行为反应方式(2分)。尽管这些物质滥用对身体没有益处,但这些不两行为能达到暂时麻痹自己摆脱自我烦恼和困境之目的(2分)。如果从情绪方面来阐述,给3分。
2、杯弓蛇影。
此命题可解释为错觉现象(2分)。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1分)。胆小的人心中害怕会将弓箭映在水中的影子看作是他所害怕的动物,蛇(1分)。个人的过去经验、情绪状态、产生错觉时的情境等因素都有可能使人对客观事物产生错误的知觉(2分)。
3、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此命题揭示了人格所具有的独特性[或差异性]特征(2分)。人格是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的成长过程中,经过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形成的、稳定而独特的身心结构与组织(1分),它显示出个体心理方面的独特性(1分),个体间人格上的差异表现在性格、气质、能力、兴趣、需要、动机等行为倾向及行为方式的不同内容和发展水平上(1分),因此,才有内在人格特征与外在的相貌、行为相符合的说法。(1分)
4、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饱而知荣辱。
此命题反映了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2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可按照发展的顺序和层次分为五个等级,对个体而言,只有当某一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或基本满足,才有可能产生高一层次的需要(2分)。即命题所述,只有在基本的饮食、穿衣、住房等生理和安全需要都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才有可能意识到礼仪、荣耻等涉及社会交往和自尊等的高层次的需要(2分)。
5、借酒浇愁愁更愁
此命题反映了应激的行为反应(2分)。某些人在心理冲突或应激情况下会以习惯性的饮酒、吸烟或服用某些药物来转换自己对应激的行为反应方式(2分)。尽管这些物质滥用对身体没有益处,但这些不两行为能达到暂时麻痹自己摆脱自我烦恼和困境之目的(2分)。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主要从示范作用来分析(2分)。示范作用属于社会学习理论,人的正常的或病态的行为(包括外显行为以及其伴随的心身反映)都可通过学习过程而形成。(1分)示范作用包括四个过程:注意阶段、保持阶段、行为阶段、强化阶段。(2分)学习是支配人的行为和影响心身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强调行为学习的示范作用。
7、试析“欲速则不达”的心理现象。
主要是从动机方面我分析(2分)。动机的概念:是一种驱使人进行活动,从而满足需要、达到目标的内部动力。(1分)动机是影响问题解决得心理因素,使解决问题的内部动力。(1分)欲速则不达讲的是解决问题的动机过强,处于高度紧张焦虑状态,不利于问题的解决。(2分)
8、此地无银三百两。
此命题反映了“反向”这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3分)。反向是由于社会道德或行为规范的制约,将潜意识中某种不能直接表达的欲望和冲动,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3分)。“此地无银三百两”就是反向的典型表现。
9、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答:这是一种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机制(4分)。是对想吃而又吃不到葡萄,而以酸的为“理由”,为自己辩解,使吃不到葡萄的状况“合理化”。(2分)
10、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此命题反映的是感觉适应现象(2分)。感觉适应是感受性可由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发生变化的现象。(2分)适应可使感受性提高或降低,嗅觉的适应性最强,此命题是嗅觉适应。(1分)
11、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
此命题反映的是情绪状态——心境对人们认知的影响作用(2分)。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而微弱的具有渲染性的一种情绪状态。心境的这种持续长久弥散的状态可以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对事物的态度和认识(2分)。此命题中的忧者和喜者所具有的忧和喜的情绪状态影响了人们的认知活动,使得他们在认识和评价其他事物时具有了与其心境一样的状态。(1分)
12、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此命题是“合理化”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的体现(2分)。指当一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时,常常会以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以原谅自己而摆脱痛苦(2分)。命题所反映的自我安慰的心理正是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机制(1分)。

2、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安徽自考网”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安徽自考网(www.zikaoanhui.cn)”,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793544500@qq.com。
-
232023-022020年安徽自考《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2020年安徽自考《心理学》模拟试题 简答题 1、患病后病人一般有哪些心理问题? 一个人躯体患病后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在心理过程和人格上的变化(2分):
-
232023-022020年安徽自考《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二)2020年安徽自考《心理学》模拟试题 11、患病后病人一般有哪些心理问题? 一个人躯体患病后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在心理过程和人格上的变化(2分):1、认知功
-
232023-022020年安徽自考《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四)2020年安徽自考《心理学》模拟试题 单选题 1.某种感觉的韦伯分数越小,说明该感觉越(B)。 A.迟钝B.敏锐C.正常D.低常 2.听到悦耳的歌声,这时人们的心理活
-
232023-022020年安徽自考《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五)2020年安徽自考《心理学》模拟试题 单项选择题 1.知觉的特性不包括(D)。 A.整体性B.选择性 C.恒常性D.间接性 2.以下不属于睡眠失常的是(B)。 A.日间嗜睡B.白
-
062023-022022年10月安徽自考普通逻辑00024试题
已帮助10w万+意向学历提升用户成功上岸
毛泽东思想概论
培训优势:课时考点精讲+刷题+冲刺,熟练应对考试题型。全程督促学习,安排好学习计划。 毛泽东思想概论...自考培训英语二
本课程既是一门语言实践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重要素质课程,它以培养学习者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为目标,使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够使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 英语二...自考培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本书包括两个部分:自学考试大纲和基本原理。主要内容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发展,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社会及其进程,共产主义社会及其进程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培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科学性、知识性以及实践性和修养性。它包罗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本质、学习成才和法律本质等内容,指导和回答大学生在人生、抱负、信念等方面遍及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培训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依据中央审定的普通高等学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大纲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设计了十章,集中讲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一直到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160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培训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安徽省自考政策、通知、公告以及各类学习资料、学习方法、课程。